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高球片假名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5年3月號
多年前和日本同事在箱根附近打球,大家齊集發球台,熱身完畢準備發球,各人先在旁邊插在地上的小金屬圓桶中,輪流抽出一枝銀鐵籤,決定發球先後次序。突然一球友說了一大串日文,其餘兩人頻頻點頭。我不懂日語,一頭霧水。
在異國踫上類似此種言語不通情況本無可避免,亦習以為常,但發生在開球時份,倒覺得也許應該知道這球場可能有些local rules要遵守的吧,便用英語自作聰明問一位較熟絡的同事:Are there any local rules here I should know about?(這裡是否有些本地球例我應該知道的?)
他反問:「You really want to know how to play?」(你真的想知道才打?)
我當然首頷。原來他說大家約好打賭,打球時不能說英語,連單字也不許,任何人每說一個英文字罰一千yen!哪我不懂日語怎辦?他說如果我不想輸錢便要學日語了。我心想:不說英文便不說英文,反正我打球可以不作聲,用身體語言表達球僮也可以明白吧,便答OK
OK This is the last word you and I say in English!」(這是你和我最後一次說英語了!)
我點頭附應。
他旋即發球,球一飛沖天,我已禁不住喊了一聲Good Shot,先罰兩千yen!九個洞後我已被罰了過萬yen,都是因為我時常衝口而出,喊了OBBunkerSlice、和說了多個shitdamn it的英文字!有時我只是在老遠低聲呻了一個fu-k字他們也知道,因為在旁的球僮已權充為竊聽者。這九個洞打得很不爽,我後悔參加這「禁英」比賽。
午膳時我問他們為甚麼會想出這樣的打賭,答案是:和外籍人士一邊打球一邊要說英話應酬令他們很困擾,不能集中打球,影響表現,就像在外國人酒吧內飲酒不能暢所欲言。我問那麼高球辭彙你們的日文不也是也是沿用英語發音說出來的嗎,為甚麼你說Sando就可以,我說Sand便不可?他答片假名是日文,你發音太正的便算是英文!
難道中英文發音不準也可以當作日文的片假名?今天想來,豈不是我們陳克勤的「搓我胸」、Tree根的「Dreaming on your office」、「悔辱」、焚書坑「孺」...... 也可以狡辯為「我不是在說英語或廣東話,我只是說片假名而已」!
再想下去:一個民族連外文也可以變奏成自己語文的一部份,有甚麼不可以做?抄襲便有如理所當然,那是否值得贊同?日本由一個戰敗國從抄襲起家不到四十年,便連紐約洛克斐勒中心、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Pebble Beach等美國圖騰企業都買下來,憑的是甚麼?我一時間迷罔起來。
想想英語中三分二辭彙也是由拉丁、德、意、法文等作骨幹,其餘夾雜大堆全球各地民族用語演變出來(中文、印度文和非洲文編入牛津字典也不少),而且每年不斷增加,英國人持開放態度,「啱用嘅唔駛問阿貴就拎走」,據為己有,與時並進,成為世界第一語言,又如何?
大部份日本人今天依然不屑說英語,難道就是因為他們認為片假名的語言開放結構,與英語一樣,天天把最新的科技、商務及文化辭彙信手拈來變成自己擁有,集世界語言之大全?以前可能是,但看看自1991年日本經濟爆煲,最近日元大瀉,更莫名飽受伊蘭國大怨曰讎之苦,我的心更沉。趁yen平,找天到日本和愛「禁英」的舊同事再續未了緣,順帶安撫一下他們的大日本心態也應該吧!
放諸今天,中國人也像以前日本人到處大灑金錢,到處打球,要不要也找個機會和強國人在球場上作個「禁英」打賭,  為表愛國,還要附加「禁台」一例 —— 捨棄台灣沿用片假名的「博蒂」、「桿弟」和「梯台」等,換喊「小鳥」、「球僮」和「發球台」等強國正統文字(喔!「果嶺」是例外,統一了兩岸!);不正統的「Bird Dee」、「Cad Dee」和「Tee台」等,留給小島香港人傳承下去吧!(完)

從一而終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5年2月號
同一個動作或理論,不同師傅教的都有分別,這是學打高爾夫球令人困惑之最。
但想深一層,其實放諸學習任何其他技能或知識也可能一樣,只不過高爾夫球師傅我們可以隨時換,經常換,其他的例如寫博士論文、考律師或醫生牌,以至武術、奕棋、扎鐵、油漆等師傅我們大多要「從一而終」才能獲得某種專業資格,所以我們學習時沒比較。反之,高爾夫球師傅我們換得多,愈體驗到不同師傅有不同的教法,有些甚至是互相矛盾!怎解䆁?
一言以蔽之,技能或知識的傳授是人與人溝通的藝術。但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教法不同不足為奇。然而,現代最先進的教學法(pedagogy)仍是鼓吹個人化而不是機械式灌輸。所以跟師傅還是最可取之道,但大前提是你一定要找到一位能與你水乳交融的師傅。
今天因功利主義掛帥下,我們接觸到的都是統一填鴨式教學,初期這本來不是甚麼大災難,基本功大夥兒齊齊來學,甄選一些入進階班,再汰弱留強進入精英班才施行師傳制,亦無可厚非;只是放在學習高爾夫球上,一旦達到找師傅的階段,師傅太多,便出現了以上互相矛盾的問題。說白了,便是「一人講一句,都唔知聽邊個好」!我在這方面非常夠經驗,少說也跟超過三十多個師傅,無所適從十多載,初時心態是採取集眾音之大成可也,但最後當然在滿天神佛的籠罩下寸步難行,自生自滅多年,也想過先把半杯濁水倒清再重新上路,最後亦無濟於事,最近才悟出一個道理。
這道理很簡單,就是以上所說的「從一而終」,像你對我說「我找到個好老婆」,關我鬼事咩!你的好老婆不一定可以是我的好老婆,就算是哪又怎樣?正是高爾夫球師傅不同老婆,可以隨時換,或交換,我們下意識便帶來希望,然每次都只有三分鐘熱度,新師傅教你一招半式,自以為果然脫胎換骨,怎料不久便打回原形。為甚麼?懶練球之過。
抽離一點來說,其實高爾夫球動作或理論只得一個,萬變不離其宗,目的只是把球送進洞內!你可能馬上反駁我,Ben Hogan時代的高爾夫球,甚至近一點的Jack Nicklaus已大大不同,還未說Tiger WoodsRory McIlroyswing呢;而我想說的是,那些只是他們個人獨特風格而已,職業球員揮桿唯一目的是賺取獎金維生,他們靠的是一套穩定而又能配合自己體型與及發揮到最實用效果的揮桿動作,適合在不同時代和環境下作戰,而不是用來娛樂觀眾的,也不是鼓勵觀眾去模仿。
只是一些聰明的市場學家,把我們的偶像商品化,教練商品化,教學法商品化,這教練是教過Tiger的,那教練是教過Rory的;這套教法最好,這套教法不好,從而施展一套由資本主義涵演出來的Romantic Consumerism,令我們沉迷下去,不斷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快慰!請注意:不要以為Romantic就是解作男女間浪漫,Romantic的本意是「與眾不同,人冇我有」的超脫感,可能不用錢也可以做到,但Romantic Consumerism就是鼓勵我們不斷作出一些「做唔到亦唔駛死」的無無謂謂額外大消費,例如周末得閒到大阪食個拉麵,或買個名牌手袋,做不到要死嗎?
明乎此,換師傅(不是換老婆啊)也可算是「浪漫消費」的一種。而以上說過高爾夫球動作或理論目的只是把球送進洞內,故此,找任何一名合資格的教練學習也是一樣,能不能成為你師傅就要看你願不願意「從一而終」,也許,你依然相信緣來緣去緣似水,花開花落終有時,我也不會怪你。(完)




不走回頭路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5年1月號
中國中山溫泉高爾夫球會成立三十周年,標誌著中國高爾夫球運動邁進三十載。無他,就是1984年阿諾龐瑪球場在中山三鄉鎮雍陌村羅三妹山落成,揭開中國高爾夫球歷史序幕。
1981年,投資第一個中外合資企業中山溫泉賓館,據一些第一代會員說,一天霍英東博士走上羅三妹山,下望賓館後一遍丘陵起伏荒地,一時心想作甚麼用途好呢?驀然心生一念,此乃高爾夫球場緣起!當然,找得鄭裕彤博士等知名人士合資,和當年「高球皇帝」阿諾龐瑪遠道前來設計中國第一個球場,可想而知,這個在中國前所未有的興建計劃三十年前可不是件一蹴而及的事。
湊巧得很,19841月球場甫將就緒,鄧小平到南方視察,經珠海到中山三鄉下榻中山溫泉賓館,翌日亦登上羅三妹山峰,說了句日後人所皆知的名句:「往前走,我不走回頭路!」,令羅三妹山舉國知名。及至1993年,由積尼告斯設計的第二個十八洞標準球場落成,羅三妹山就正是在這兩大師球場之間,2011年已改建為「不走回頭路」公園,對公眾開放。而中山溫泉高爾夫球會繼續往前走,走出頁頁輝煌歷史。
阿諾龐瑪球場剛開業,一些老會員猶記得,當時從香港到球場,得要在珠海九洲港碼頭,坐公安車前往。霍英東博士已急不及待,找來教練鄧樹泉、第一任總經理戴耀宗與顧問Wade Phillips結伴到三鄉桂山中學挑選球員,成立了中國第一支高爾夫球球隊。大部份球員乃是上一世紀90年代中國高壇佼佼者,南征北伐計有1990年北京亞運會、1992年第七屆皇后盃與及1994年廣島亞運會等;球員則包括黃麗霞(中國球員奪國際冠軍第一人,92年菲律賓女子公開賽冠軍)、林燕媚、黃麗瑜(兩人現皆為教練,服務球會多年)、林少茹、鄭文根和肖成漢等,人數甚多,不能盡錄。
至於本土賽事,中國土地上第一場高爾夫球賽事,亦是第一場國際賽事「中山盃」亦早於1986年誕生;同年,第一屆中國高爾夫球男子業餘選手公開錦標賽亦在中山溫泉舉行,吸引多國選手前來作賽;兩年後,中國高爾夫球女子業餘選手公開錦標賽繼而成功舉辦。
接下來期間,中國各省各地高爾夫球場如雨後春筍相繼落成,但論中山溫泉高爾夫球會對中國高壇貢獻最大者,莫過於三鄉小鎮出了中國第一位參加過四大賽事職業球員梁文!眾所佳知,職業球員成長非偶然。說中山溫泉球會成就了梁文沖並不過份,雖然這位三鄉土生土長中國一哥多次親口承認沒溫泉便沒今天的成就,但稍翻歷史,球會成立時他才5歲,15歲才加入球會學打球,不讓師兄師姊專美,17歲已獲中國高爾夫球男子業餘選手公開錦標賽季軍,之後連奪三屆冠軍;1999年轉打職業賽,2007年已奪第一個歐巡亞巡新架坡大師賽冠軍,之後泰國、南山、馬尼拉大師賽頻頻捧盃,他背後的努力豈能抹煞!
加入球會絕非一勞永逸,任何偉大的運動員都是鍊出來的。這陣子梁文外戰頻密,一回家,你總會看見他在練習場上、球道上、果嶺上,努力不懈醉心在他的高球練習中,永不回頭!寄望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上,梁文再為中國人帶來驚喜!(完)

Caption(梁文冲於中山溫泉高爾夫球會成立三十周年會員日與筆者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