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眼目不及 慎獨其身

眼目不及  獨其身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8年2
劉兆生  lau.siu.sang@gmail.com
      
今期本想寫高爾夫球例,下筆突感球例與近日僭建事件性質何奇相似,當下越祖代庖,以古諷今,塗鴉自娛。

先講職業高球員,每打一桿都是清脆俐落,一桿一桿數下去,高球記分法本來就是如此簡單,何難之有?惟我們一眾周末球場掘草愛好者,記錯分無日無之,何解?當中乃因「太忙」分心找球、選桿、責罵球僮、賴地硬或肚搞痛,更且對球例長期「敏感度不足」,罰桿忘了,記得時又番忙!更多時,心存僥倖,趁犯小錯未必有人目睹,博大霧,人之常情也!

反譏說:記分記得愈準確高端,自我感覺愈低端。有人索性不記分,自詡我打的是歡樂高爾夫,自己開心便得囉!當然,如果不參加正式比賽、不與別人賭球,真的,打高球有否記分可以悉隨尊便。然而,從高爾夫傳統觀點上,記分,乃是高爾夫球運動不可切割一部份(an integral part of the game);記分,亦是一己高球生涯見證。有人更愛集郵,每到各地打新球場,記分卡乃其旅遊紀念。

有人說過:「未打滿一年球,莫向我說懂記分!」他意思當然不是指懂不懂記分,而是有沒有算得準。但能算得準不易,因為當中要對球例有足夠認識;犯錯後有何選擇?怎罰?罰多少?.....。蓋因球例中涉及眾多包括當時環境(Situations)、採用什麼賽制(Forms of Play),與及球場範圍內可移動或不可移動障礙物(Loose Impediments,Immovable Obstructions)等等定義,複雜過釐定僭建物!以上一切,就算是職業球員,面對某些特殊情况,如何依法處理事前亦可能不太清晰。

此際,便須主動詢問球證(referee)。高爾夫球證,與其他運動分野最大之處正值此刻。高球證職責是向球員闡釋球例,如球例中闡明球員當時有選擇,便由他自行决定,在球證監察下進行。絕無像足球場上,球證用手一指十二碼點,被罰一方球員紛紛蜂擁而上,包圍球證抗議。當然,在非正式賽事或私人性質聯誼賽中,沒球證在旁球員自身可權充球證,此乃高爾夫賦予高尚球員的一份絕對信任。

再想想,一本以蘇格蘭R & A和美國USGA核准的高爾夫規則法典,有多少人看得明?所以,怎樣「釋法」始終每人理解有異,屢屢引來誤解、爭執、糾紛,甚至朋友反目。十多年前,R & A球例書有簡體字中譯本,在《前言》中一段話,竊以為對高球抱認真態度球友,以至懂與不懂打高爾夫球大部分奉公守法市民,內涵語重深長,特節錄如下(繁體字,但浸會大學同學可用普通話當畢業試前練習唸誦):

「高爾夫球是一項強調自律的運動,它要求球員按照公正的原則自覺地嚴格遵守法度,做『於人眼目不及之處獨其身』,但同時又將『知曉規則』的責任賦予球員,因此,學習規則,了解規則,並能夠熟練地運用規則,對於高爾夫球員特別是決心致力於高爾夫球運動的人來說,就顯得至為重要。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做一個『懂法』的球員比做一個『懂打球』的球員更為重要…...」。好一句「於人眼目不及之處獨其身」!今天,圍繞我們「懂法」球員顯然比「懂打球」少。而然,從「懂法」到「依法」實踐,又是另一心理狀態需要克服。

高球如人生,高球場上「犯法」,最常見是不知犯了錯依然簽署記分卡呈上。這不可只說句「填錯記分卡」,「太忙」,「對球例敏感度不足」,三催四請才向廣大球迷數度道歉足可了事甩身,賽事委員會十居其九輕則判DQ,重則奪終生參職業賽資格(最近高球電影Swing Away中就以女職業球員在18洞大發脾氣而喪失參賽資格作開場) !

香港今天的窘境,就是比賽冠軍球員填錯記分卡,賽事委員會主席是他的贊助商!(完)



     

2018年2月6日 星期二

粉嶺球場,仇富冰山一角 (updated)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3年8月號
劉兆生  lau.siu.sang@gmail.com

全球任何一個現代文化都會,都以擁有一具歷史義意的高爾夫球場為榮,香港是例外中的例外!前一個例外是,以香港一個彈丸之地,英國人竟然可以打造出一個在世界高爾夫版圖上佔極其超然地位的粉嶺球場,羨剎全亞洲鄰國,包括高球強國南韓、日本和台灣;後一個例外是身在福中的香港,市民卻全無感覺——不懂高爾夫文化是也!
近日政府宣佈計古洞北發展,連帶因附近一百七十公頃球場地未納入規劃範圍而引起的爭論,大部份是反映後者的認知。放諸已有十二個私人球場的星加坡, 2006年更特意在商業中心黄金地段Marina Bay對開填海加建一公衆泛光球場,目的是吸引外商到星加坡投資及設立亞太區總部。是星加坡沒有反對聲音使然還是星加坡市民的高球意識比香港成熟,我沒定論但可以肯定,星加坡若擁有珍貴如粉嶺一座球場,市民要求政府保育球場也來不及,遑論要鏟走。星加坡比香港多很多地嗎?星加坡人的住屋問題是不是要收球場地才可解決?
然而,在香港,六十多年來,一座差不多全球老中青頂尖職業高球員也踏足過的粉嶺高爾夫球場,對一個國際城市的聲望和軟實力有多重要,凡是高球迷和跨國企業決策人都知道;而且,翻一翻香港公開賽歷史,我們看到很多國際高球巨星,未成名前也曾在此勝出,公認香港公開賽是他們踏上青雲路的跳板,這也就是上述粉嶺球場具其極超然地位因素之一。
回頭看看天星碼頭、何東花園、菜園村……都有人站出來要保育,為甚麼針對粉嶺球場站出來的反而是欲鏟之而後快者?落得非粉嶺會員包括鄙人和一些熱愛高爾夫的媒體朋友大聲疾呼!截稿前,粉嶺會員梁高美懿只敢說句「香港又少了一個特色」算是最大膽敢言的了。
無他,原因和上述一樣,香港大部份市民沒感染到高爾夫文化,更對高爾夫球誤解至今,根深柢固,說甚麼給少數富豪玩樂,沒粉嶺可以到廣東打,連滘西洲的公眾球場也說破壞生態等等,這些反對理由都是出自想當然表面認知心態;如要向不懂高爾夫球的人解釋這國際活動的深層文化意義,有如對藝術不感興趣的升斗市民解釋為何要花最少二百多億元打造西九文化區一樣,講多嘥氣!平心而論,如要為反對而反對,總可以想出有幾千萬種理由,只要我們還有言論自由。冇相干!我也懶得逐一反駁。
本來,市民認知高爾夫球與否也好,港府以象徵式每年一千元租地興建粉嶺球場也好,幾十年來一直相安無事。今天特區政府正想解決市民住屋問題,觸及高爾夫球場便節外生枝,說到底,市民仇富情緒被挑起,轉嫁到代表富豪的高爾夫球會,演變成社會問題,再不是高爾夫球問題了。
而絕大部份熱愛高爾夫球的香港人,他們都不是粉嶺會員,他們只會埋怨政府不敢鼓勵、不推動和不多興建高爾夫球場,和恨自己的錢不夠多買會籍,但不會仇富!這正是高爾夫另一深層意義!
學習打高爾夫,就像曾幾何時我們的長輩教導我們,要努力讀書、工作、向上爬,將來才會出人地。WoodsRoseMcIlroy 等年入過億的球員就是我們學習對象,但我們不會仇恨他們富有,因為我們知道他們是不斷努力後萬中無一的,所以我們沒有奢望。我們也知道自己的基本功不好,不長期練習是做不到職業球員的。而且,世上失意的職業球員比出人頭地的多數萬倍,這本來是弱肉強食的正常生態,沒有公平不公平,在球場上只要保持「安居樂業」的心態便滿足了。
但不知何時開始,香港人人都想做李嘉誠,價值觀扭曲的同時,社會上卻出現「下流」現象,連基本的安居樂業也變成很奢侈,不免令年青人沮喪,形成一股怨氣。現今的政府,施政終日要在民粹和富豪利益之間徘徊,看來,粉嶺球場這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完)

鏟走粉嶺球場,冇咁易!(updated)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3年7月號
劉兆生  lau.siu.sang@gmail.com
梁振英上任後,政府到處找地建屋,聲稱寸土必爭,難怪被市民喚醒,香港很多靚地多年來以筍價每年租給私人會所供富豪使用。該七十三幅地當中,五十五幅已於早前到期,即政府隨時可以收回土地用來發展。最大一幅,莫過於粉嶺香港哥爾夫球會(正名是「哥」,不是「高」)的一百七十公頃球場地。新界東北的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稱政府應收回富豪俱樂部的珍貴土地,無可能再續租多十五年。

今天時移勢易,這些「歷史遺迹」應否保留下去,或為舒緩港人住屋需求,一律要改建房屋或作其他休憇用地?這問題真不易解答。最直接想法是,打高爾夫球重要還是市民有樓住重要?況且,粉嶺高爾夫球場又不是百分百開放給市民,所以答案也很直接。加上近日報章以「靚地平租富豪玩樂」作標題,挑動一些市民近年仇富之心,路人皆見,筆者並無異議。
誠然,以事論事,如能想深一層,把粉嶺高爾夫球場變成上水另一新社區,對整體房屋政策有助多少?成事背後又牽涉些甚麼?最先想到的:這是否一個最快捷妥當令市民馬上有樓住的解決方案?在此,筆者先申報利益,本人並非香港哥爾夫球會會員;當然,我是熱愛高爾夫球,有會員邀請到就在我家附近打球當然無任歡迎。
以我個人所知,把高爾夫球場改建成屋宛,與其用同樣大小面積未開發或荒置農地(球會附近多的是),其必須通過的城市規劃、交通配套和其他相關程序無異;建造成本亦大致相同(勿以為把綠油油的球道、沙坑、果嶺和排水系統填平比在荒廢鄉村地施工費低廉得多);如果一定要說有差別的話,就是用其他地段發展涉及到一些如收地或改變土地用途問題可能複雜需時,而收回高爾夫球場,表面看來是簡單快捷得多——滿租約後只要政府一句不再續租便可!
但我們不要忘記,遷徒球場中數百座祖墳(包括零散的「金塔」)會否引來保守原居民為保衛陰宅風水、後人福蔭抗爭?與及砍斬散佈球場每一角落上千株百年古樹,便認定環保團體只會針對地產商破壞環保,而不會反對政府為市民發展新區而大量砍樹?
其次,幾十年以來,粉嶺高爾夫球場孕育出一個成熟茂盛生態環境,鏟後會否引起周邊為接近和享受高爾夫生態環境而願意付出較貴樓價的業主反對。以上種種,有遠見的政府當然要預備一招——補錢,如果補錢和立法會通過便可以搞掂的話!
若政府以民粹先行,一意孤行中止和香港哥爾夫球會續約十五年,我可大膽推測,引發出來的,可能是為承傳粉嶺球場在世界高爾夫球運動歷史上任務,由一些不乏資深大律師會員,組成超級律師團隊,重翻殖民地時代英國人給予的特權條約,鑽盡「基本法」空子,向政府進行一連串司法覆核,一拖十五年並不足為奇!
樂觀地憧景,到時在球場附近的農地、新界及大嶼山已興建好大量樓宇,香港人住屋問題已解決得七七八八,誰有興趣再提起粉嶺球場?屆時的特首,說不定還會在第六十九屆香港高爾夫公開賽閉幕禮時致辭說:「我們香港小小的一個中國沿海城市,我以粉嶺球場繼二十年前作為北京奧運馬術場地後,下周再次成為高爾夫奧運選拔賽場地,引以為榮,為國爭光!」

走筆至此,突發奇想,在漫長司法覆核過程中,若社會上民怨和仇富情緒有增無減,還有一緩衝之計——這可能帶來李嘉誠少許不便——就是為了凸顯高爾夫球促進社會和諧功能,香港哥爾夫球會願意放棄深水灣九個洞場地,作為興建公屋之用,因為深水灣場地比較容易改建。條件是政府另批地讓香港哥爾夫球會興建多一個十八洞新球場,以縮短日益富裕的社會年青俊傑和落籍香港已久的中國富二代輪候成為香港哥爾夫球會會員時間!(完)

天才與白痴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8年1月號

文/劉兆生 lau.siu.sang@gmail.com

最近看了一本由最喜歡寫天オ傳記包括佛蘭克福,愛因斯坦和喬布斯等的作家Walter Issacson新書Leonardo da Vinci, 又是強調真正能改變世界的天オ一定懷有藝術揉合科技的自然能力,文理皆精之人。

然而,很多世俗人愛說,天才與白痴,只是一線之差。我絕不同意這謬論,這是沒可能的。天才與白痴在一條直線上是左和右两反向極端,怎會是一線之差呢?
放在任何領域,尤其是在高爾夫球上,又是一種技術揉合藝術的表現,天才就是天才!無論怎白痴,也不會變成天才!只有不明白天才的人,為了突出自己或酸葡萄,硬說天才的人接近白痴;或相反地為了同情白痴的人,給他們一些鼓勵,違心說他們可能是天才。
只是我們只一廂情願幻想天才和白痴是在曲線的两端,把它扭彎多點便能啣接。現實上,我們都知道,天才的人,還要做出可以讓人看得見的成績,甚至可以留世和改變世界的,才能稱得上是天才;白痴的人,只可以說是混混噩噩一事無成地活着,等另一白痴的人去稱讚他是天才罷了。
我們應該說:It takes a genius to understand another genius(只有天才,才會明白另個天才)。如果天才這麼容易被人明白,怎算是天才?反之,白痴的人,我們幹嗎要花時間去明白他們? 
我們常聽到球友說遇到位高球天才。凡打高球多年,最不喜愛聽到就是某人某人是什麼什麼天才。電視上看到的職業高球員,如老虎活士、米高遜、Justin Rose和Sergio Gracia等等一大堆球星名字,他們孩童時候不是每個都是天才嗎?還未算很多半途而棄或半浮半沉,名字沒人曉的職業球員,他們每位也曾經是天才!
天才其實亦沒大不了!天才只是為他們賺取了一張入門券,一個天才高爾夫球員還要後天不斷努力,再加點運氣才可贏點獎金養活自己,之後幸運點才能養妻活兒,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君不見每次一些知名度不高的球手首次贏到冠軍時,他的妻兒定會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地衝上來和他擁吻嗎?雙方互換的眼神像在說: ”好了!憑這筆獎金我們一家能撐下去了!當初我嫁給你是對了!”
始終,天才背後的血淚史,往往離不開幾個成長必經的階段包括挫敗、消極埋怨、自我懷疑、缺乏方向、和失自信等,能熬得過去的總算是火鳳凰重生。美國成千上萬拿了Q-School畢業資格的球員,默默地打各職業賽事,希望博出成績來。一位新球星的出現,一將功成萬骨枯!說得刻薄點,白痴的可能生活得舒逸點?!
另外,有些球友倒早明白了以上論調,但他們實在太愛高爾夫球,整天幻想一天可以踏上職業高爾夫之路,雖然肯定自己不是高爾夫白痴,但同時遺憾自己不是天才,勤奮有嘉,可惜成績不逮,時而有感而發,自怨自艾。
對着這些球友們,我只能說,我們不要忘記,世上大部分人都是在天才與白痴之間的普通人。最適合普通人去做的事有三大前提:一是自己非常喜歡做的;其次是適合自己做,和最關鍵自己有能力做得好的。 
知易行難,都市人每天做着的事,如能滿足以上三者之二,已應值得欣慰不已;如更能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適當地做着自己非常喜歡做的事,一定會做得最好。找到了,值得恭喜之至,更可說是不枉此生。
找不到?試試高爾夫這選擇。高爾夫球是設計給普通人打的,只要你喜歡,無論能力如何,你也會適合;不是天才,找項普通人也會稱心滿意的事做也錯不了吧!(完)

太少認識,太多誤解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7年12月號

文/劉兆生 lau.siu.sang@gmail.com

今年是香港公開賽第59屆,賽事一如以往,非常緊湊。最後三洞,四名前列球員打得難分難解,最後一洞西班牙選手Cabrera Bello最後一失誤,白白錯失playoff機會,等了13年的澳洲選手Wade Ormsby首次於歐巡賽掄元。精彩賽事扣人心弦之處,非筆墨所能形容,非親自入場切身感受不可。


進場看了香港公開賽十多年,今次有點意外,最後一天進場時我踫到一宗「奇遇」,一名看非香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向我兜售黃牛票! 不是炒黃牛,只是以原價發售,每張400元。我好奇問門劵使用數碼入場,你怎賣給我我又怎擔保這門票未經掃描過他竟答覆可以跟我一塊入場,入場後才收錢。

坦白說我已有入場券,他馬上從斜咩袋中拿出一疊掛牌,說這些比較貴,我一看之下原來是Member’s Guest Pass,還說可以包飲包食!我沒法分辨掛牌真偽,亦沒更正他這不是包飲包食,還奚落他4 day pass今天才來賣問他這些掛牌是怎樣得來。他答以前他老細給他的只有紅館演唱會門票,今年多加高爾夫球。我沒再理會他,香港公開賽嫓美紅館演唱會我抱著迷罔心情走前等過馬路此刻,在旁一名鄉下婆打扮的婦人拖着一大概五、六歲的女孩問我入場要不要買門票。我答小女孩不用,成人要。她說這麼多人入場以為是免費開放日,唔怪知得剛才有人叫她買400元門票,還自動減至100元她說完掉頭便走。

從香港公開賽門票有黃牛,令我想起2009年到東京看JLPGA賽事,當日我一走出地鐵站準備乘接駁巴士(像在香港上水一樣,球場離地鐵站大概十分鐘車程),已被十多名黃牛黨包圍,一直走到巴士站排隊,黃牛黨依然源源不絕,眼看他們的生意蠻好的(後來知道門票的確是一早售磬),我在想高爾夫球在日本真是多受歡迎。時至今天,香港終於出現黃牛黨,門票售磬?一個假象?是喜是憂?喜的是香港高爾夫球是否開始普及化,鄉下婆以為是開放日馬上來個反差,有些詼諧吧。令我憂的是,歸根到底,具百年歷史香港高爾夫球運動,香港人對高爾夫球的定位,我只能用「太少知識,太多誤解」來總結。

這勉強可說是自18世紀Alexander Pope 說A little knowledge is very dangerous 的延續,而今天不得不承認,我們每天都是被這些「太少知識,太多誤解」的人包圍。 更憂的是,以前我們樂意包容「太少知識,太多誤解」的人,因為他們大部份也會默認知識太少。而今天知識太少不再是問題,一切都是拜科技所賜,我們從一個單向的Read-Only媒體世界變成網絡上一個Read-Write雙向互動世界。知識太少的人都可以做作家,宣揚他們私己一些未經深思熟慮的直覺理念或訊息隨意灌輸和散播千千萬萬的人,還奇蹟地得到知識更少的人認同甚至愛戴,合力發揮更多更荒謬的誤解,進入大家嚮往一個表面上是自由奔放World Without Mind*世界——職業作家已死,全球也是知識不斷貶值及受壓,很快,自由的代價,就是我們無形地被困活在一個沒監管近乎黑客文化世界! 

看看今天無論是一介庶民、市場管銷人、高級行政人員、富商、高官或一些立法會議員,每天擠進你耳朵的話,大部份反映出他們還是停留在「太少知識,太多誤解」的水平還悠悠自得其樂單以高爾夫球為例,今天說因房屋問題粉嶺高爾夫球會應該改建為公屋,明天說高爾夫球不環保,後天說以高爾夫球是攀高謁貴小圈子活動,不合乎公眾利益......

執筆至此,有感寫了有關高爾夫球文章20年,怎化解公眾對高爾夫球知識太少而導致種種誤解我像打高球馬拉松,倦了!自己在球道上掉了多少條毛巾,認輸了!這篇文章可能是我最後的毛巾!(完)
*World Without Mind: The Existential Threat of Big Tech by Franklin FoerPenguin Press, 2017.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Gallery Sketches》 2017年 3至11月

〝神器〞C3i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7年3月號
文/劉兆生
C3i(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s & intelligence)這四字真言源自軍事行動,精簡且詞達意達。故近代商管、領袖培訓及市場推廣等均有借用C3i作課題吸引學員,大收事半功倍之效;之後,設計高速網絡正好又用上這四字概念,今天連黑客襲擊你的手法,也可說是用上C3i策略:利用智能情報及通訉系統命令你,之後控制你,進一步再收集更多情報!
想深一層,我們打髙爾夫球,何嘗不是C3i的變奏?
我們一般先與球僮溝通或看yardage book(Communications),收集現場情報(intelligence)例如風向、距離、地勢、障礙物所在、果嶺速度和插旗位置等,分析一輪後,腦袋便向身體肌肉發號師令(Command),實現一個揮桿動作,欲控制小球飛行軌道(Control),祈求達至預期目的。與軍事C3i行動有別者,乃是軍隊屬團隊機動性行動,打髙爾夫球則不需一兵一卒,只是一人行為,唯一的teamwork,只是你體內細胞聽不聽話。所以成功或失敗,榮辱自負,一切皆與人無尤!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高球場內亦不例外。更慘烈者,C3i放諸高爾夫球上適得其反,命令一下往往事與願違,高球迷無一不曾受盡折磨。樂觀者不是一笑了之,便自慰謂小白球自有其〝靈性〞,你的Command沒用, 任你Communications 有多到家和 intelligence有多準確,小白球不受你Control就不受你Control。積極者則有感人類貴為萬物之靈,連一枚死物也控制不到而終日忐忑不安,非要加緊練習克服這〝小生命〞不可,不像悲觀如我者認命算了,今生無悔邂逅高爾夫,一親芳澤雖未能靠它飛黃騰達,來生盼可續未了緣。
哈!最近竟有一高球商品以C3i命名!那是一枝切桿,謂此乃最新科研成果。只須試揮練習幾下,球在任何落點包括長草及沙坑區內包保一桿切起,再從最高點落下最接近旗位,Money Back Guaranteed!廣告視頻中示範有如業餘球員夢想成真,令人心猿意馬。再謂沙桿80年來還是沿用1931年Gene Sarazen 設計的最〝新〞版本,現在才有突破!
我還未親自試用過,在此無意並不敢推廣這〝神器〞(如屬實),只不過聯想到近日坊間流行凡一件物件稍具一些與別不同功能即為〝神器〞,例如不用練聲唱卡拉OK可用〝神咪〞,不用學外語可用懂多國語言的〝神機〞......發展下去,將來一切不假人手而可帶來方便或快慰的工具一律可稱之為〝神器〞。C3i Driver、Putter、Rescue......陸續有來。〝神器〞終極之神,當然是機械人了。
這趨勢不止反咉不勞而獲心態糜毒人心,任何可以用錢買到的技能我們不會再有耐性去鑽硏,亦享受不到從實驗中學習過程的樂趣,更勾劃出未來人類在地球上勢由主動變被動,C3i倒過來給設計機械人用的!下世紀我們打高爾夫,瞬息萬變的情報已藏在皮帶內,即時通訊輸進耳鼓,在旁的球僮機械人下命令我們方可起桿,貼滿感應器的高爾夫內衣褲令肌肉不再隨意下桿,全是一連串控制下的節奏性動作,尤其是頸肌已被鍞死,頭再不能抬起來了。欣慰的是,球飛出去後,換來每句都是嬌滴滴〝Good Shot〞聲!(完)

球員與球僮的〝曖昧〞關係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7年4月號
文/劉兆生

球僮( 英:Caddie;台:桿弟)服務,雖說不上是歷史上最古老的職業,但本質上,說是一個陌生人與另一陌生人初次見面霎時發展一種維繫最少4小時〝曖昧〞服務性關係也可,且亦具數百年歷史之久。


〝曖昧〞者有二。一是球僮從最初用在比賽時替球員揹球袋、修理草皮、平沙池、看距離、測風向、述地勢、作警告、選球桿和看球線等,變成我們打休閑社交波的僕人,貼身替客人打傘、遞水和搥骨(泰國以此見稱)以討客人歡心博取小費。球員變成客人,是 Upgrade了球僮服務還是Downgrade了球僮身份?有點〝曖昧〞,視乎你對球僮的定義和要求吧!
二是球僮小費沒明文規定可帶來的〝曖昧〞關係。很多年前我在台灣打完18洞,美女桿弟曖昧地問我要不要跟她再打一〝回合〞,但小費以數倍計,我亦曖昧地答她你是女教練還是三柒(三柒台語有解作扯皮條)?在大陸,女球僮變情婦也時有所聞。無他,一切都是錢作怪,你情我願,發生在高爾夫球場之外任何地方也可以,本無新意。
近日聽到一更〝曖昧〞事件。友人Silver Lee周末在內地一球場打完18洞後被他的男球僮直接向經理投訴,謂他付的小費不合理,因最近球僮小費漲了。這再令我想起球僮小費、球會制度和球員的關係。
這關係本是和進食肆用餐相似。在香港,硬性小費大多在餐牌中列明,打進賬單,美其名為加一服務費,再加貼士隨意;20多年前我第一次到粉嶺,開球前問球僮這裡小費一般多少,他老人家說這球會不許客人付小費,付的話要在17洞偷偷先付,不要被人看見。嘿!可見97前英治下的〝曖昧〞。日本食肆很多人都知根本不用給小費;球僮在球場上也一致地不收小費,但禮義之邦日本球友總會先預備小禮物送給球僮以表謝意。南韓食肆沒明文不收小費;但球僮總會收,收多少我不得而知,因為每次我都要被迫賭球,還要真金白銀幾十萬紙幣帶落場每洞找數,打完18洞我問應付小費多少,每次球友都說你輸得最多不用付,贏家替你付了。在美國食肆小費每個州不同,最貴是一加州唐人餐館,奉企堂吩咐,花利最少20%,不打進賬單(餐館免多交稅);我在美國未用過球僮,花利下限無可奉告。
可見各處鄉村各處例,所以我在外地到陌生餐廳習慣先問清楚,到球會也是一樣,因為我們知道大部份球僮以小費維生。上述友人是那球會前會員,一般小費金額料他是清楚的,不清楚的是球僮小費漲了吧!於是我問他那球僮服務好不好?他馬上答不好,本想一分錢小費也不給。說明是小費,客人有權不給。為何球會不用強迫性〝附加服務費〞呢?哈!就是喜歡小費的〝曖昧〞?
我想到以前我對球僮不滿意,打了9洞即換掉的日子,還被球友恥辱,說我做出〝斷人衣食猶如殺人父母〞卑鄙行為,我還反駁我有付她9個洞小費的,雖然她有可能被罰拔野草甚至革除。如今,中國球會已文明到正式接受球僮投訴不滿意客人小費,顧客不是永遠是對的,反僕為主,小費和服務水平脫鈎,這球會真開明!
友人說幸好會籍早已賣掉,一所只懂瞎贃錢的球會,球僮亦獲益良多呢!說到底,我們不是職業球員雇有職業球僮,尋找一位稱心滿意的球僮,正是一個陌生人與另一陌生人由初次見面霎時發展一種維繫最少4小時服務性關係,是種緣份,也是〝曖昧〞之一種。(完)


孩子是我們新一代髙球員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7年5月號
文/劉兆生
9年前,本雜誌老總介紹我認識廖遠明和廖樂天兩父子。樂天當年14歲,已是香港隊基本成員,與其他球手代表香港參加於美國三藩市舉行的第42屆國際兒童運動會,在高爾夫球項目中奪得銀牌凱旋歸來。我很詫異,小小一個香港特區,竟能憑高爾夫球這冷門運動躋身國際賽事獲獎。
當年我訪問了身兼香港隊球員保姆、心理師、激勵者和朋友的香港高爾夫球總會總教練謝道偉(Brad Schadewitz),與及帶領香港隊南征北伐的發展經理葉偉麒(Michael Ip),方知香港一直有〝年青球員發展計劃〞運行。及後,2010年廖樂天代表香港參加廣州亞運,去年陳澄(Tiffany Chan)更入選參加里約奧運,兩人皆是此計劃百分百本土成員。今天,廖樂天已是職業高爾夫球員;澄亦拿了高爾夫球獎學金赴美升讀大學,本月底畢業後便轉打職業賽
但始終,政府對香港高爾夫球總會一直資助不足,受惠此計劃的孩子很有限。廖樂天是幸運的,他當年就讀風采中學,前校長曹啓樂和現任校長何漢權可算是他的伯樂,他們深信高爾夫球能帶給孩子身心健康,特別為這名潛質甚高的小球手安排他上課之餘專心練球,再憑一己努力被香港高爾夫球總會選納。同期,父親廖遠明深感香港家長能讓孩子接觸及培育高爾夫球機會不多,亦認定為培養個人良好品格與行為,從小向孩子灌輸高球核心價值(誠信、自律、尊重、堅毅和冷靜等)是不二之選,毅然創辦了一所名為〝精英高爾夫學院〞民間組織,從只有三個學生開始,發展到現時過百名學員,積極主辦很多青少年高球活動和比賽。默默耕耘了多年,其學院亦已被香港高爾夫球總會承認。
上月6日我前往白石參加一個〝2017學校發展髙爾夫球研討會〞,喜見〝精英高爾夫學院〞推出的〝幼苗計劃〞已有超過10間學校參於運作。〝幼苗計劃〞正名是School Golf Development Scheme,顧名思義,此乃是把髙爾夫球推展到中小學校的計劃。多年前他初次向我徵求意見,我記得只答了四個字:天荒夜譚!
今天方曉得此乃是廖遠明把多年教導在學孩子高爾夫球時遇到種種困難,深思熟慮後總結出一個全港獨有的解決方案,惟嘆吾生有涯知無涯哉!至於種種困難,一則包括場地設施、往返交通、教練費用與及最重要一環乃是家長可否有興趣和時間陪伴子女學習;二則不是每個孩子也用心和有心長期學習!虧廖遠明想出一招移船就磡,把高爾夫搬到學校體育堂去,如學校操場夠大可作臨時示範場,若不,便可像安排上游泳課到外找泳池一樣到附近練習場可也。目的是從每校挑選出6至12名有天分及好學孩子,組其校隊作進一步培訓,日後這些孩子能否成為香港新一代高球員則言之尚早,起碼踏出了第一步。至於費用若干?每年20課,6人一隊連教練,每人一年由1,666至2,999港元不等(視乎有否包括場地及交通費,詳情參看https://www.facebook.com/hkega/),沒政府一分錢資助,這費用絕對是普及化,亦一貫廖遠明只為推動高球而不懂從商贃錢〝陋習〞。
我慶賀廖遠明的〝幼苗計劃〞獲得初步成功之餘,更有幸認識到參於計劃各校長及體育老師。再想想,學校體育課堂內在一眾中小學生面前,把高爾夫球神秘面紗揭開,高球不再是貴族學校的體育課,不只是富人運動;多一個香港人從小認識高爾夫,我不寄望香港高爾夫文化就因此發揚光大,將來在社會上少一個人扭曲高爾夫我亦如願已償了。當然,高爾夫球一天在香港普及,亦是我輩高球迷樂見的。
更意想不到的是,㑹間,東華三院鄺錫坤伉儷中學的盛荻芹老師(圖)對我說,高爾夫球不僅是運動,對一些特殊學童更是靈丹妙藥!他謂眼看練球場上髙爾夫帶給他們的專注力、自信心和成功感,自己內心的滿足感亦非筆墨可形容,亦慶幸愛打髙球的吳漢泉校長引進此計劃。其實Golf Therapy在港對一些特殊人士已行之有恒,有多個NGO採用。
後記:突記起多月前一則新聞,醫生對一母親說她兒子沒患ADHD,沒開藥,她哭著不肯離開,因她誤以為抗ADHD藥是〝聰明丸〞!我建議廖遠明今後若遇到不肯讓孩子學打髙爾夫球的刁難媽媽,可以對她說:高爾夫球就是〝聰明丸〞,且慢,不是叫他整枚吞下啊!(一笑)。(完)



NET世代的AQ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7年6月號
文/劉兆生
現今,香港Y世代(812000年出生)NET世代(2000年後,或稱Z世代)人口應佔51,我們常說這些年輕人的思想、生活態度和追求理想與上一代格格不入,其實我認為這現像毫不足奇。世界每天在變,萌生新思維乃屬正常不過;何況在這個金錢掛帥香港社會,我不時仍能看到孕育出新一代朝氣勃勃、創意無限的年輕人,更引此為榮。
只不過在香港(其實世界各地也有),經常有人愛把「NET世代」作為「入世未深,未捱過苦,只懂物質享受」的代名詞。這大多是一撮上了年紀终日懷舊的人抱着酸葡萄或不甘被社會遺棄的心理,無意識地抱怨或噓嘆而已。平心而論,誰沒年輕過?誰個年輕人未有過自己的理想?姑勿論他們的理想切不切實際,總之是在正途方面發展,誰也沒權說三道四。無疑,香港成功的確是靠我們父母輩在最惡劣艱苦環境下努力創出來,這是歷史,但並不代表「NET 世代」一定要「歷史重演」才能出人頭地,他們才是創造未來歷史的一代。
可惜看到近年不論是什麼世代的人也會因失戀、財困、學業或工作壓力等而自殺,何奇痛心?這社會是否集體染上精神病?事實上,無論是Y或X,甚至再早的嬰孩潮一代,我們面對的都是同一世界和擁有同一生命體。雖然歷史地緣政治背景不一,但人生苦與樂,或遲或早無可避免一定會遇上。每人踏進人生坦途就要經得起考驗,找不到平衡,自尋短見,能怪誰?政府注意到市民心理長期不平衡,社會是埋藏一枚無形計時炸彈,wake-up calls愈來愈多。然而,全香港私家精神科醫生只得60人,合計接受過精神科訓練的社區家庭醫生和輔導人員亦只有500至600人,怎正視?正視又如何?幸好香港還未像歐美日本台灣,不時有人因情緒不穩定走上街,衝入校園和在地鐵巴士內亂殺人。
不要怪我在此像坐在扶手椅上搖頭擺腦地問armchair問題,問完再補句「你話呢」?對!我承認我有點越俎代庖。不過讓我說多句,大部份經不起考驗的人缺乏的是逆境商(AQ,Adversity Quotient),前有稱作心理韌性mental toughness),而我長期鼓吹打高爾夫球,正是為彌補此不足。
且慢,如果你以為我說打高爾夫球能替代心理療程,這亦不對;相反地,高爾夫球員更需接受運動心理輔導。我推崇打高爾夫球最重要原因是:沒有其他任何消閒活動可以讓我們在風平浪靜中自覺全面學習到人生真諦,而且還是種享受!高爾夫世界是人生縮影。在現實生命中遇到的憂戚、絕望、困惑、折磨、爭拗和人性的陰險一一可以在球場內找到對照;當中當然也不乏人生美好的一面,包括一些莫名其妙的喜悅、啼笑皆非的錯摸和失而復得的啓迪等。對入世未深的「NET世代」,愈早打球便愈早可以學到放諸四海皆準的人生哲理。
輸了球和失戀一樣,失敗了沒什麼大不了,就像網上玩玩Virtual Worlds Kitely;在球場上,不用avatar,高爾夫讓你親歷其境,體驗生命的模擬,汲取一次又一次的教訓,卻不用付出無價的性命,找到生活中最重要的平衡支點,每天都有個新的或未完成的盼望,每天都在挑戰自己。心理韌性也就愈強,對逆境的適應力愈從容,像頂尖職業球手擁有一股銳不可當無形力量,像打不死似的。(我的世侄非常同意,打高爾夫球真的可以鍛煉AQ和打不死精神 — 他近日愛上一個網上Golf game!日玩夜玩,吹脹!)
我深信,只要受過高爾夫洗禮,人定可樂觀起來。最起碼,我只遇過「沒大志」的球友,卻從沒見過悲觀得要生要死的球員。因為他們知道,就算是失敗了世界還是要轉,怎會為了生命的齒輪不幸咬錯一格便要死去活來。AQ正是我們現今社會最需要的抗體。面對一個錯體社會引發起種種負面影響,香港人能否熬得過去,就要看我們上一代遺傳下來的AQ夠不夠強了。(完)


髙球啟迪 - 生命七課
文/劉兆生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7年7月號
文/劉兆生
今年70歲,來自印度,本身是內分泌學專科醫生的喬布拉(Deepak Chopra)70年移民美國再從醫,80年代揭起身心醫學和全方法癒療(Alternative Medicine)風潮。至今他出書20多本。93年看過他一本《不老的身心》(Ageless Body, Timeless Mind),書中融合了量子物理學、心理學、醫學、印度瑜伽冥想和東方哲學思想,帶領讀者重新詮釋生老病死的意義。但對我們東方人,尤其佛教徒而言,未免覺得他的理論毫不陌生,奇就奇在他自小在印度已是基督教徒。
他之所以在美國成名致富,其一原因是他搭上了當年炙手可熱的米高積遜,又上過Oprah節目接受訪問,及後在西岸更開設Chopra Center,接受治療客人全是非富則貴大人物,收費叫價每次可高達3萬美元,療程一月5至6次!無他,有錢人追求幸福健康長壽自古不變,中外皆一,永遠有市場。
這和高爾夫球有何關係?原來他2003年出版了一本高爾夫球書《髙爾夫啟迪 - 生命遊戲七課》(Golf for Enlightenment - The Seven Lessons for the Game of Life)。哈!我們高球員豈可不瞄一瞄?他更請來職業球手Jesper Parnevik寫序。序言說:〝這書令他徹底了解髙爾夫球(和人生)並不是你能掌控和支配的,釋放它吧(it’s a game of letting go)!〞我刻意不把let go譯成我們日常愛說的〝隨緣〞,雖然意義相近,但隨緣較消極,像甚麼也不用做,由它算了。而我們髙球員大都是積極得近乎瘋癲之輩,為求減低差點無所不用其極,哪可一句let go便let go?
作者對高爾夫好奇,乃始於一名長期患偏頭痛的女職業球員來求診,期間激發起他思考高爾夫和人生的關係;世上怎會有這種運動,可以把人折磨到生不如死,但轉頭卻前事不計,趨之若騖的劇變?及後他自己愛上高爾夫,發覺高球和人生遊戲極為相近;兩者皆是一個過程,過程中每人都永無止境地追求自性(Self)和快樂。自性快樂是需要滋養的,滋養先要闖過不受感官(perception)、情緒(Emotion)和想法(Idea)滋擾一關,和萬物一體哲學(the Wholeness)同出一轍。佛教有佛教的萬物一體(自性皆是佛,皆是一體);耶教有耶教的萬物一體(神造萬物);球場上和生命軌跡上,我們受苦往往就是因為我們把自性與萬物分離(Separation)!他遂把高爾夫昇華到心靈層次,脫離現實,再以故事小說形式,虛構一名球技勁差的高球發燒友Adam,遇上一女教練/智者/幽靈Leela,啟迪出人生七課
七課書我個人稍嫌有點迂緩和太玄,讓我撮其重點如下:
1課:Be of one mind,萬物一體,我們打球時全神貫注小白球,小白球是全部,不應與萬物分離,棄排他念;2課:Let the swing happen,如我們與萬物分離,內心定起掙扎,一掙扎便得不到性靈的支持,交給神吧(他是基督教徒)3課:Find the Now and you will find the shot,打球就只管現在一刻,不理其他潛意障礙;4課:Play from the heart to the hole,眾所皆知,你想點,結果往往未如人意,皆因自我與萬物分離;5課:Winning is passion with detachment,聖靈不能解決生命中全部難題,一些還要靠你的努力和全身投入;6課:The ball knows everything,人要活很長時間才信服冥冥中有主宰,小白球就是體現那高高在上主宰的存在;7課:Let the game play you,無神論者往往聲稱比神知道得更多,若然,無神論者知道自己有多少?要䆁放這矛盾,我們便得放棄一切操控慾。化〝無為〞為〝有為〞!
最後,Adam成為職業高球嗎?沒有,我上完七課也沒有,不過放下書本跑上球道,打了一輪很爛的高爾夫,但依然內心很快樂。(完)

高爾夫球是否屬於年輕一代?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7年8月號
文/劉兆生
中國球員李昊桐於2011年轉打職業,6年後,差一個月才滿22歲的他已在英國公開賽最後一輪打出神奇63桿,奪得單獨第三,一躍升至世界排名第63位,改寫多項中國高爾夫歷史紀錄。而冠軍Jordan Speith, 亦是才24歲小子,更是他的第三項大滿貫冠軍!對我來說,今年英國公開賽,出現了兩名WonderKids!
這不禁令人迷思,以往愛說是老人運動的高爾夫球,今天是否屬於年輕一代?單以大賽成績、技術層面和心理狀況來看,似乎並無懸念。另一方面,或許我們會問,髙爾夫球傳統運動是否起些了甚麼變化,有利年輕球員?衛道之士說,傳統就是傳統,沒大變化。須知道,地球上任何一項文明康娛活動,經500多年歴史洗禮,還能百分百保持原有傳統特色是沒可能的,改變一定會有。高爾夫球運動發展至21世紀依然能堅持大部份舊貌,已屬難能可貴,亦是我們樂見和定要捍衛的傳統。
在此,我得要用兩個層面分析:一是純傳統;二是傳統背後。換句話說,高爾夫球運動形式和表面看來沒多大變化,但背後默默地起著革命。
純傳統形式上,打18洞定為標準一輪後,除幾年前大白鯊(Greg Norman)曾倡議過,世界一姐索倫斯坦(Annika Sorenstam)咐和過的12洞高爾夫外,至今18洞高爾夫再沒備受挑戰,我們愛傳統。
另外,大賽記分牌依然用人爬上去掛才是傳統,記分卡依然要手寫在紙上球員親自簽名作實。(現今到處都是用GPS收集和發放數據,連到銀行開新戶口都只是用電子簽名!)巨型記分牌是中央舞台,是一個傳統佈景,球迷一定要此背景拍照以示到此一遊。當然,一場大賽需要自願者閒閒哋過千人,只有大企業為盈利才會扭盡六壬想出精簡人手方案,高爾夫球是經得起考驗的傳統,科技是最後選擇。
說到服式,由蘇格蘭格仔裙,到西服格仔長褲,到短褲長襪,到現今的樽領polo領長短袖;女裝由長裙變短裙,上衣可有袖,可無袖......由舊日傳統變奏,緊貼今天潮流,而髙爾夫球裝束依然能凸顯獨樹一幟的傳統,受高球迷追捧。(但絕不會弄到像通街阿貓阿狗都愛穿件C朗奴拿A貨9號球衣在大排檔隊啤!)
然而,以上只是我們表面看到的純傳統,背後靜靜地起革命的是經濟規模的scaling up與及科技的入侵!不用說,今天大賽贊助金額相比以前不可同日而語,這當然包括球員獎金和廣告收入等。經濟利益有形地把高爾夫球傳統延續,再擴張一切周邊商業涵展,成為一個全年收入1,776億美元的龐大工業(2011年數字,美國國內直接和間接與高爾夫球相關行業總值),包含二百萬個職位。這些改變,就是吸引大量年輕球員加進高球community因素之一。
至於科技的入侵,大家可見,今天發球桿令球員發球可達300碼之遙;球桿(包括推桿)的設計控制度和容忍度大增;與及在實驗室內即將出爐的一切能降低差點的球具,無疑是以征服球場地勢為目的!但話得說回來,一枚小白球飛行原動力發自人體,最終,亦可謂是挑戰人體極限。就此,利用髙科技設計出來種種不同儀器和Widgets,鍛鍊分析進度再鍛鍊,這便是最具革命性,卻常為人忽畧的機械式針對性培訓!目的是長期把人體訓練猶如機器,無情但絕對有效。愈年輕,愈早學球,愈能適應這些操練。一個個人化無瑕揮桿動作無污染地孕育成長,減少將來要改乜改物的負累。
WonderKids的誕生,剩下的便是信心、心理韌力、體能耐力和臨場應變經驗了,這些傳統要素沒變!幸運之神在嗎?在,一直在監察著啊!高爾夫球會否屬於年輕一代?答䅁是肯定的。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會老去,只不過冠軍年齡光譜寬了吧!(完)


佛塔、火山、高爾夫淨土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7年9月號
文/劉兆生
世界各地高爾夫球場,總愛選風景怡人之地興建;這不難了解,無他,高爾夫結合旅遊,確是人生一大樂事。多年前在我書中已寫過:打高爾夫球其實是替自己出外遠遊找藉口。諷刺得很,這話倒過來說也可以——出外旅遊目的就是打高爾夫球!
更甚者,人類性格多愛尋幽探秘。乃至在愈荒蕪之地打造高爾夫球場,球癡愈愛去。在此不禁岔開一筆,厭惡高爾夫人士往往大義凜然高舉環保理由為反對而反對,卻不知令荒蕪之地美化成高爾夫球場才是真環保,寫過太多,不贅!
上月印尼旅遊局邀請我們一行十人到爪哇島中南部一名為日惹特區,不算太荒蕪(在耶加達轉機直達需時約一小時),現已為旅遊勝地。附近兩大景點:列入聯合國世界文明遺產的婆羅浮屠佛塔(Borobudur Temple)及默拉友活火山(Mount Merapi);當然,遵守以上我個人原則——旅遊目的就是打高爾夫球——主菜Borobudur International和Merapi高爾夫球場是少不免的了!
婆羅浮屠歷史甚久,現為世上最大佛教建築遺跡。9世紀興建,為何興建?誰建?至今沒定論。曾幾度被火山灰燼、野草及莽林掩埋及荒棄,最後於1814年由一愛好考古文物英國派來爪哇的總督Sir Thomas Stamford Raffles發現,再派一荷蘭工程師H. C. Cornelius團隊負責復修(對!Raffles正是之後成立新加坡同一人;現今新加坡Raffles球場亦以他為名)。佛塔共10層,最高為一直徑9.9米鐘形大塔,內立505尊蓮坐盤足佛像石雕,和432石壁佛龕。乃對因果、業(Karma)有興趣的球友必到之地。
附近馬格朗市(Magelang)中心的Borobudur 國際高爾夫球場,是座5星18洞球場,全場5,630碼,第5洞412碼Par4右狗腳至為賞心悅目。至收桿前初以是筆直的第18洞,身處球道上方知內藏兩樽頸險位,上最後果嶺才失球,堪嘆技不如人。
翌日移師至默拉友球場Merapi Golf , Yogyakarta),這場以活火山為名,離日惹市半小時車程,全長近7000呎的18洞球場,遊日惹非打不可。
火山球場個人猶記得打過兩個。一當然是夏威夷大島的Mauna Lani,陪襯著綠草如茵球道旁,是凝固了的火山溶岩。黑岩在猛烈陽光下發著漆亮,你把球打進去,就像是要你賭賭今天的運氣。運氣好,球可能反彈回球道,滾得更遠;倒運時,球可能跳進海裡,或藏在岩石隙中。另外一個在海南島上的觀瀾球場,兩者都是建在火山岩上,今次的Merapi球場也是,但最不同之處是,我們在打球時還可以望著這活火山發球(第4洞台上,見圖)!有沒有冒起煙來便看你造化。
默拉友火山海拔近萬呎,並不友善,活動最頻繁,自公元1006年來數年噴發一次,最近是2010年10月25日下午。遺址成為景點,到此一遊,親身體驗火山攝氏3000千度溶岩掩至前一剎的震撼,非筆墨可形容。
佛塔、火山、高爾夫,論兼容很牽強。論輪迴,論浩劫,回歸自然生命,一片高爾夫淨土在此尋矣!(完)


皇帝之新衣和新鞋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7年10月號
文/劉兆生

下雨天,人們愛打傘比穿雨衣的多好幾百倍,就因為雨衣穿起來很不舒服,濕淰淰的。大熱天時打球,打到衣衫襤褸,汗流浹背,也像穿起衣不稱身的雨衣在滂沱大雨中急步過馬路一樣,很彆扭。
這也難怪,高球服裝,設計得何等高雅,亦只可維持數個洞,揮了十數桿,球衣便從腰帶腳抽了出來;揮桿時,肥肚脯和球衣的磨擦,做成很多不必要的失誤;加上臭汗淋漓,渾身不自在;女士們非常介意烈日當空下打球,除怕曝曬外,有損形象亦是顧慮之一。
高球有高球的Dress Code,嚴格來說,當今世上,雖然物料科學和縫裁技術發展一日千里,但始終,我覺得還沒有人能設計出一套真的為打高球專用,不違傳統,且對我絕對舒適合意的〝高球服式〞!更莫說幾百年前蘇格蘭球場上連短褲也不准穿!也許蘇格蘭人當時萬萬料不到只限貴族才有資格打的高爾夫球會傳到熱帶森林去!
球友肥佬張是出名多汗,在攝氏三十多度高温下打球,不消一刻,他已汗流浹背,舉〝桿〞為艱。他準備功夫倒做到足,自携乾毛巾十數條,每打完一洞,必抹濕一條。我們取笑他,當他的球僮真糟殃,背濕毛巾比球袋更重!
打了九個洞,肥佬張定必失蹤458秒,這時間已足夠他衝到更衣室淋1分半鐘冷水花灑,再換套全新乾爽球衣出來與你再戰江湖。
今天,我在網上找到一幀在高爾夫球場上幾個老外男女裸體打球的照片,我WhatsApp給他:皇帝新高球衣啊!他回覆問在哪裡?在哪裡?高球天堂是也!皇帝新衣當然是家喻戶曉安徒生童話,而現實生活中,皇帝新衣這騙術例子變奏無日無之,皆因自以為無比聰明有權有勢的人何其多,在他們身旁趨炎附勢的〝擦鞋仔〞接踵摩肩,說到底,為了利益你敢做那揭開真相的天真小孩子嗎?
童話歸童話,說完高球服式,再說鞋。鞋也是一樣,二十一世紀科技,為甚麼連一雙〝fit哂〞個人獨有腳型的鞋也製造不出來,非要光顧收費昂貴的造鞋師傅不可?唉!枉論高球鞋了。曾訪問過Monty,他說他的球鞋是bespoken度腳造的。我們業餘窮球手怎辨?度腳造鞋何時方可平民化?我無意亦無資格在此發表我的〝球鞋適合度與差點比率函數論〞(下刪5千字),但的而且確,我遇過兩位球友均分別埋怨因穿了不合適球鞋弄致拇趾嚴重外翻,差點驟升且暫時也找不到補救方法——一雙拇趾外翻高爾夫球鞋!
突然記起看過一篇紀實:在一南太平洋島上,土人為着要爬到峻峭嶙峋懸崖間採燕窩,他們沒有鞋,只有一種傳統秘方。他們先潛到海底,撈上很多海參,放在沙灘上用腳狂踐,直至踐爛的海參糊滿腳底和腳面,曬乾後便是他們最合腳型的天然鞋!海參換燕窩?也是皇帝的新鞋呢!
好!下次我試試和拇趾外翻球友事先收買同組球僮,齊齊赤腳在果嶺推球,問巡場員我們的新鞋好不好看,對推球很大幫助的(一笑)。(完)


高球與人工智能
轉載自《高球文摘》2017年11月號
文/劉兆生
去年2月我在此寫過一篇〈高球機械人狂想曲〉*,有讀友說我天方夜譚(我的強項),我當然不會怪他們,因為科幻小說家Arthur Clarke曾說過一句名言:" 任何具足夠先進科技和魔術難以區分(Any sufficiently advanced technology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magic."。容我拾人牙慧說:"任何具足夠技術的職業球員,在發球準繩度及遠距離推球的命中率看來亦是和魔術難以區分!" 

上月《高球文摘》專題談到Big Data應用在高爾夫球上,集中在蒐集全球成千上萬職業球員揮桿數據作參考,然後找出一個適合某個別球員身裁、年齡和體力等最理想的揮桿動作來練習;和在實戰中,利用GPS定位,即時傳送給球員大量分析了球場local Knowledge,以及以往球手在同一地點用什麼球桿打出怎樣成績歸納出來的數據,協助他找出當刻最佳的approach(搞到USGA頭都痕埋!)。然而,在我看來,以上應用大數據只是冰山一角。

須知道,大數據離不開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今天是灼手可熱的範疇,好像遇到什麼困難,包括在高爾夫球球場上的,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解決! 這篇文章先讓我淺談一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關係。

首先,何謂大數據?其實我們不要被這新詞彙嚇怕。大數據就是字面上這樣簡單——好大的數據庫!大得用現在的儲存系統也沒法容得下,我們便簡稱之為大數據而已!大數據自古至今也有,亦一直不停增長(例如我們自出娘胎每天吃下多少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化學物、脂肪、維他命和膽固醇等。一人營養量已是大數據,更不用說要包括全球人)。以前儲存系統因為貴,容量亦不夠大,所以大數據存在不存在沒意義。直到最近十年,至今容量大至120 Petabyte (120x1024Terabyte)超大儲存系統已實現,再配合超級電腦運算速度增快得驚人,才誘發我們想想怎樣運用大數據來解決某些問題。

你不用是電腦專家也知道,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想出一個algorithm(運算方法,不一定是數字,可能只是一個流程表)。傳統運算方法是創建或使用一些已知的數學模式去代入,找不到數學模式惟有繼續找,或束之高閣,但algorithm依然存在。今天,人工智能中的所謂Deep Learning,就是我們就算沒有解決方案,亦可先把一個所謂learning algorithm編程入超級電腦,再輸入大數據,不斷重複運算千萬億次,經過無數trial and error,汰弱留強,找出一個最接近的假設。這種純粹Learning from Data學習方式,說出來也是這樣簡單,但如你要證明或證實這樣的learning algorithm的確實性及可行性,則非要有足夠數學和統計學理論不可** 

AlphaGo成為棋王,其實是證實learning algorithm的可行性高於榮譽。總括用一句話來說,現今所有的人工智能應用全就是Learning from Data,最新的iPhone面容鑑別是最簡單的一種!

話說回人工智能應用在高爾夫球上,我在〈高球機械人狂想曲〉寫過的也可能是冰山一角,高爾夫球發燒友夢寐以求只有一點:在任何環境下打得爽。人工智能發展不是要淘汰高爾夫球工種,令我們打得開心便是一切啊!(完)*http://mind-of-steven.blogspot.hk/
**《Learning from Data - A short course by Yaser Abu-Mostafa》,一本非常深澀數學書,鑽研AI必讀。